深圳市中港源物流搬家有限公司
地 址: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大道华通源国际物流中心C23-25栋
手 机:13823527619 何小姐
手 机:13923817257 何先生
电 话:0755-22152518
0755-25917876
传 真:0755-82441048
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,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,原意为“实物分配”或“货物配送”。1963年被引入日本,日文意思是“物的流通”。20世纪70年代后,日本的“物流”一词逐渐取代了“物的流通”。中国的“物流”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,源于日文资料中对"Logistics"一词的翻译“物流”。
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: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,根据实际需要,将运输、储存、装卸搬运、包装、流通加工、配送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。
这基本就是能够查询到的对“物流”的标准解释了,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。经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,我把物流的定义分解为七个层面进行理解。
首先,从物理层面,物体在空间或时间的移动即为物流。
从字形上看,“物”本意是指杂色牛,引申指毛色、杂色,这些意义只见于上古。因杂色含有众多的意思,故引申为万事万物。“流”本意是指水流动,引申义是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行。有: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江流婉转绕芳甸等。
在哲学上,物的定义:是永不均匀满布于时空中的填充内容,其本质属性是质量+空间。物是质量的空间分布,必具质量与体积。物体在空间或时间的移动即为物流,山川流水、花开花落、日月交替均为物流。
这个层面考虑的同学,基本和我一样,大脑里有着较多说不清楚的回路。
其二,从供需层面,物流是生产消费活动的附属,生产与需求的不平衡,导致物流的产生。
由于生产普遍是社会化分工、规模化生产,消费则是多元化参与、碎片化消费,所以物流有着时间和空间的价值。生产与消费的不匹配,使得物流行业成为永不消逝的行业,成为历史悠久的行业,也成为永葆青春的行业。它外在多变,它内核永存。
从空间价值看,例如湖北的桔子运到北京去卖,就是实现了空间价值,通过运输来体现。从时间价值看,就是指仓储,例如夏粮存到其他季节来卖,就是实现了时间价值。
这个层面考虑的同学,基本是科班出身,理论十足。
其三,从经营层面,物流的专业服务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物流从主体分类,分为第一方、第二方、第三方、第四方……等等。在中国物流的早期阶段,专业第三方物流缺乏,主要由没有专业能力或不把物流作为主营业务的第一方(卖方)和第二方(买方)进行组织实施。由于物流的规模和专业属性、物流对于营销的从属地位导致,买卖双方为了交易的达成,一咬牙把物流顺手做了。虽然做了,但做的非常不爽,双方都不爽,成本效率服务也没有竞争力。
这个时候,专业的第三方就产生了,你说咋搞就咋搞,我是专业的我能干。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第三方物流在物流整体市场中的份额快速提升,不断增长。第三方物流的核心是物流产品的竞争力,为了整合规模效应的提升,必须在物流成熟产品、货量整合规模、管理模式提升等上持续进行螺旋提升。在稳定的供应链和物流模式下,实现物流成本的优化。
但随着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,买卖双方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快速变革,以往甲方(第一方或第二方)定模式,乙方(第三方物流)投议标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支持甲方的需求。甲方很痛苦,但甲方最痛苦的问题莫过于,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,我的供应链和物流模式甚至采购销售模式是否需要变革?我的友商们是如何操作的?等等问题。甲方不希望乙方一副:你想用哪个姿势,我全都可以的被动面庞,而是乙方能够真心推荐:我有一个秘招,大家用了都说好,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。这个时候,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就大大提升了。
但第四方物流对于客户行业的理解深度就直接制约着实际效果,常常各种供应链模式设计、网络设计、库存分布、中央控制塔等把客户搞得一愣一愣,但实际实施的时候,精装版立马变身简装版对于客户,不需要概念,不需要噱头,需要的是真正的理解,真正的相知相爱。搞懂了第四方物流也就搞懂了生活与爱情,这样的人一定会幸福。
而由于IT、物流技术等的快速发展,基于各种为基础物流服务的衍生业务、甚至衍生服务的衍生服务快速发展,使得第N方物流的概念不断的产生。我现在就时常关注,谁能搞到第十方去,他一定是概念大师。
从这个层面考虑,是绝大多数物流从业者的层面,绞尽脑汁让客户嗨,让自己爽。这灵感来自于朝念兄的分享(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:第一是自己养活自己、第二是自己面对自己的孤独、第三是自己给自己带来快乐),而我马上想到了三个词:自持、自已、自嗨。
其四,从产业层面,物流的完善规划和产业重点打造,使得物流成为部分区域和城市的重要产业。
物流一方面是其他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,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,同样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。全国的大多数城市都会滚动制定中长期的物流发展布局规划。但其中主要还是将物流作为经济配套层面进行考虑,优化营商环境,真正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的不多。
例如,物流是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香港是国际重要的物流港和最具竞争力的都市之一,连续21年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。香港特区素以优良治安、自由经济、天然物流港、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而闻名于世。深圳制定了现代物流业十三五规划,是国内最早将现代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的城市,目前未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2017年物流增加值超2000亿。
这充分说明了,物流不是低端行业,它与其他服务业一同是实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在香港、深圳这样的国际大城市,物流的地位远远超过大多数区域和城市对于物流的定位,这不得不值得各地的政策制定者的思考。特别是物流没有统一的主管部门,在规划、实施等环节处于相当大的劣势。如何统一制定规划?如何制定合理的规划?如何将规划落地?
从这个层面思考,应该是相关城市行业机构、主管部门的层面。
其五,从配套层面,企业对基础设施、营商环境等已经不简单满足于几通一平和交通配套,物流、云计算、互联网、5G等已成为新的基础设施。
以我身处的惠州为例,大湾区的顶层设计和定位,必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。广深莞等惠州周边城市的房价地价等经济要素的成本上升,制造产业必然梯度转移到成本相对经济的惠州等。目前惠州的国内物流、进出口通关和保税物流业务相对滞后,降低了珠三角经济强市产业转移的吸引力。
企业的成本由各个方面构成,最显见的人工和土地已经不是主流企业考虑的重点,对于落户地的经济要素快速流动的支撑力成为其考虑的重要因素。
这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:产业一定会转移到惠州吗?答案是不一定。中西部的优惠政策力度更大,包括物流在内的工商业配套各显千秋。
然后就是第二个问题:物流产业就一定会转移到惠州吗?这也同样不一定。首先是对于物流行业的定位,从上面已经知道香港、深圳等对于物流行业的定位极高。其次我们常常说溢出效应,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虹吸效应。对于实体经济,溢出效应明显,但对于技术、研发、金融、物流等服务行业,虹吸效应甚至会强过于溢出效应。
从这个层面思考,同样应该是相关城市行业机构、主管部门的层面。
其六,从地缘层面,随着人力成本上升、交通便利等经济要素的改变,物流成为优化地缘结构的关键点,深远影响区域和城市的定位和未来发展。
地缘是一个深刻的词汇,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。地缘深刻影响当地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方方面面。而技术的发展则会深刻的影响地缘环境的变化。
例如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,阿拉伯人并不生产产品,但由于地缘的因素,成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重要贸易商道和重要利益分配者。
技术深刻的影响地缘,航海时代的来临导致陆上贸易的衰落、沿海地区的兴起,而当今高铁、高速公路的大发展,必将引起地缘的深刻变化。陆权论和海权论是其中的重要体现。
石家庄、株洲等随着铁路而兴起,株洲、宝鸡等又随着高铁而地位下滑。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,重庆、成都、昆明、武汉、西安等一大票城市的地缘结构因为中欧铁运等发生了重大改变。地缘的改变从底层重塑了地区、城市的发展道路。
最让我深刻的就是贵州的地缘改变。贵州从二十年前的交通落后之地,一跃而成为西南交通要地,高铁四通八达,高速全省贯通。而交通的改变全面重塑了贵州的经济发展。二十年,抓住历史机遇,改变了一片地域的历史和未来。